电话: 13085866223

详情
首页 > 新闻动态 > 详情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合适孩子的成长

2020-07-25   fghfgjjsd

中山家庭教育班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地开花。和任何一个行业刚开始的发展都是一样,火爆的同时,也必然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很多机构拿着几本儿童心理的书看上一遍,学了一些专业名词,摇身一变就成了儿童心理教育家了。什么自闭啊感统啊,念念有词的。


做为孩子的家长,尤其是初为人父母的,面对孩子的成长总是战战兢兢。在看到别家孩子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和自己的孩子比较一下,身高啊,语言啊之类的。稍微有些滞后就会紧张。这也是自然的,毕竟谁家的孩子都是个宝,尤其是初为人父母的没有经验。更加可怕的是网上充斥着一些幼儿家庭教育机构和康复机构为了宣传招揽客源而发的一些软文言论,把一些幼儿的正常现象夸大其词,唯恐天下不乱,唯恐自己不赚!


每逢周围很多刚有孩子的朋友问起我这些的时候,我都得耐心的给他们讲解宽慰,内心的恐慌才慢慢的平复。


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是一贯的。宝宝的身心成长也是如此,每个宝宝的成长速度是不一样的。身高的发育和心理以及语言各方面的成长一样,有快有慢,有先有后。如果宝宝在语言以及其他感同方面相对滞后于其他的同龄宝宝,宝宝爸妈无需过于担心,当然了也没必要拿“贵人语迟”之类的话安慰自己,平常心对待即可。


在我们国内传统上来说,哺育孩子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相对于西方的相关教育还是显得粗糙了些。市面上的育子宝典也是林林总总。宝妈宝爸们如获至宝地看完书就去运用到自己的宝宝身上。结果搞得手忙脚乱,甚至矫枉过正。就拿独立性来说,现在很多中山家庭教育在这方面都非常的重视,在很多课件内容中也不断的体现,应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也有一些在理论的运用上直接成了套用,拔苗助长。


从西方心理学来说,0-6岁是形成人的一生所有机制的一个阶段,后面的成长都是这个阶段的一个衍生而已。我们老祖宗也有类似的说话,比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类的话,也是这个意思。人的心理成长就和洋葱差不多,是一层一层的,越往里越重要。一个人一生的心理系统,由三方面构成。一是基因,二是胎教,三是后天。基因就不用说了,谁养的自然就随谁。


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受心理方面的影响了,因此胎教非常的重要,胎教也分正面、负面(如吵架)。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后,一切都是全新的,内心就是一张白纸,而且是无比稚嫩、“吹弹可破”的。这时候,接受信息要柔和,需要在百般呵护中吸收各种信息,黑白、喜欢的抗拒的,都是直截了当地感受。这个阶段除了百般的呵护没有其他,因此需要的是宝妈宝爸的陪伴。


随着慢慢的长大,到了两岁左右甚至三岁之前,除了一点正常的引导之外,都是不需要格外拔高训练的。这个阶段的宝宝内心,和一个手术后极度虚弱的人一样,你不能让他去跑步锻炼,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只有等他身体康复了,才能进行锻炼。宝宝的内心亦是如此,内心的脆弱需要在呵护中慢慢的面对循序渐进的小挑战。过早的脱手,也能锻炼出来,甚至也蛮坚强,但潜在的副作用是存在的,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这个副作用会打到他成长的密码里。


我们把这种过早的脱手放大一下,用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说一下,留守儿童或者是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没有在爸爸妈妈身边长大,相对来说更加独立,但是这种独立是有别于在爸妈身边呵护长大并且系统引导成长的那种独立。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一样可以成才,很出色,很坚强,但这种坚强和我们所说的那种是有些区别的。


因此很多所谓的中山家庭教育“专家”说孩子在某个阶段必须开发该阶段应该有的功能,否则过了这个阶段再去重视就有些晚了。这话说起来也没错。但是忽略了一点,一刀切的衡量每个孩子的成长阶段了。既然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是不一的,那每个阶段来临的时间也是不一的。不能看了这几个孩子到了某个阶段,另外的几个同龄孩子就一定也处在这个阶段,一旦有不同水平的反应就判定为在这个阶段里必须跟上。其实未必同时出现在同一个阶段里,进入某一个阶段里确实应该相应的开发某个阶段的功能,但如果还没有进入这个阶段,那是不着急的。同龄未必同阶段,不能教条的切割成长阶段。